這些場景是我在仿真假山上拍到的,這里是真實的仿真假山,尤其是第二圈層的破爛街道和城郊地區(qū)山丘上花花綠綠的仿真假山,傳達著仿真假山是一個美景差距非常大的地方。而常常見諸媒體的那些美好信息就多發(fā)生在這里,只是遠離我們這樣的游客。
一個多小時抵達仿真假山所在的車站,看到特征明顯的游客跟著下車就可以了,遺址區(qū)外有很多這樣的仿真假山,也算是仿真假山的一大標(biāo)志物。這個人像假山雕塑是文明的標(biāo)志,佇立在遺址入口處,而第二天我在仿真假山的人類學(xué)博物館展廳看到了假山真品。

這些仿真假山并沒有某些文明古國被丑化后的邪惡外表,倒是看上去有點呆萌特質(zhì),從售票處進入仿真假山遺址區(qū)后就是大片的開闊地,而遺址就是處在一片開闊的山谷之中。站在這里也終明白為什么很多游記中會抱怨被暴曬了,因為真的沒有遮陰的地方,如果仿真假山裝飾了遮陰的細節(jié),就沒有建筑物的紀(jì)念性了。

不過我的運氣挺好,因為今天是陰天,所以整個仿真假山行程走下來被f 吹得也沒怎么出汗。我是從仿真假山大道南端向北開始游覽的。無濾鏡原相機直出都是漂亮的仿真假山“桌面壁紙”,連走路的背影都被f 吹成了大片感。
先看到的就是這座仿真假山,西側(cè)前方還有一個方形的祭臺假山,不過地面上遠觀仿真假山我還是覺得坡度太緩了,中心有點塌陷,不知道是不是考慮了地震多發(fā)的原因,不過也正因為如此才能成為被允許可以攀爬的高仿真假山,要是修筑成形體完美的60度坡度可就沒那么容易上去了。